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


服务热线

58332327

您当前的位置:
炎症是癌症的祸根,有的炎症你不要拖
来源: | 作者:摘录自《第1医学频道》 | 发布时间: 2022-07-07 | 42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5年未愈的伤口,竟然恶化成癌?

   五年前63岁的林先生收拾鱼的时候,手指不小心被鱼刺给划伤了,当时只简单做了止血处理,毕竟这种事太常见了。

   但是谁也没想到伤口会越来越严重,接下来的几天,林先生手上的伤口又红又肿,隐隐作痛,去医院看,医生也只说是“甲沟炎”,只给他开了一些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。

   用药以后,确实好了一些,但是接下来的几年里,林先生的伤口总是反复发炎,最后伤口疼痛得厉害,指甲缝常常有脓液流出来。拖了好几年后,林先生去医院检查,医生发现他手指有一个肿块,做了病理显示是“鳞状细胞癌”,这是皮肤癌的一种类型。

日常生活中被东西划伤,伤口感染发炎是非常多见的小事,谁能想到会发展成癌呢?其实早在很久之前有医学家就提出了癌症就是无法愈合的伤口,和炎症有着密切的联系。

01癌症是无法愈合的伤口,炎症在推波助澜

   炎症是一种基本免疫反应,当机体受到某些刺激,比如感染、外伤等损伤因子的时候,就会出现以防御反应为主的一种基本病理过程。炎症对人体来说有很大的作用,当机体组织发生损伤的时候引发的炎症反应,能够清除坏死的组织、防止感染扩散、帮助器官恢复功能。看起来炎症是个“好家伙”,但是好心也可能会办坏事。首先将癌症和炎症联系起来的是德国病理学家鲁道夫·魏尔啸大名鼎鼎的病理学之父”。

   1863年鲁道夫·魏尔啸在恶性肿瘤附近发现了因为炎症反应而产生的免疫细胞,因此假设癌症是炎症修复身体的伤口出错而产生,但是当时很多人不相信。大概120年后,又有另一位专家——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癌症生物学家哈罗德·F·德沃夏克再次提出:癌症就是无法愈合的‘伤口’”。

   到了现代,炎症和癌症之间的关系研究得更加深入,《柳叶刀肿瘤学》曾经刊登了一项研究,每年1270万新癌症患者约六分之一是因感染病毒、细菌和寄生虫造成,而这些感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炎症。

炎症修复人体,就需要依靠细胞增殖,细胞分裂得越多,DNA出错的概率也就越大,那么癌细胞产生的概率也就越大。如果身体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的刺激下,那么癌症产生的概率也相应地加大了。

02患上这几种炎症不要拖

   炎症和癌症之间的关系提醒我们,当身体患有炎症的时候不能大意,尤其是这几种炎症更不能拖:

1、肝炎

   世界上约有80%的肝癌是乙肝引起的,病毒性肝炎是肝癌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。由于病毒在肝内持续复制,会使肝脏出现慢性损伤,时间一长就容易导致肝硬化,而不及时治疗的肝硬化又可能会发展为肝癌。

2、萎缩性胃炎

   柳叶刀的数据显示,中国每年80%非贲门胃癌、60%贲门胃癌可归因于幽门螺杆菌感染。幽门螺杆菌在胃黏膜组织中寄生容易造成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,溃疡容易使胃黏膜反复出现炎症,就可能会引发萎缩性胃炎,而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一种癌前病变。

3、慢性胰腺炎

   在胰腺癌患者中大约80%的人有胰腺炎的病史,慢性胰腺炎是重要的癌前病变,尤其是慢性钙化性胰腺炎和慢性家族性胰腺炎,会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。

4、胆囊炎

   由于胆囊黏膜受到炎症的长期刺激,可能会从炎性增生发展为不典型增生,进而发生癌变,也就是“化生-异型增生-癌变”。

当然,我们也不用对炎症过于恐慌,并不是所有的炎症都会发展成癌症,急性炎症容易治愈,慢性炎症虽然难以治愈、长期存在,但是也只有小部分会转变成癌。而且从炎症到癌症需要非常久的时间,有可能是几年,也有可能是几十年,不可能突然出现。

炎症可以说是万病之源,这些病都可能和它有关

 

1、心脏病   2、糖尿病   3、神经系统疾病   4、抑郁症

从炎症到癌症其实并不远

   慢性炎症是一种长期疾病,可以在几个月或几年内逐渐发展。一些疾病会对免疫系统产生不利影响,导致体内反复或持续的低水平炎症,而这种“慢性低度炎症”与你的健康息息相关。据研究,慢性低度炎症会造成DNA损伤,从而可能导致癌症,如结肠癌、肺癌、胃癌、食道癌、乳腺癌等。2015年刊发在《第二军医大学学报》的一项刊文“饮食营养与炎症-癌症危险性的关系”中谈到,体内炎症环境是导致各种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,很多癌症是在慢性炎症的基础上发生的,比如:吸烟→气管炎→矽肺与肺癌;胃炎→幽门螺杆菌→胃癌;慢性溃疡性结肠炎→结肠癌;慢性肝炎-肝癌。

   除此之外,持续的炎症反应,会导致体细胞坏死、增生,给癌症可乘之机。日常中的一些饮食种类,或可诱发机体持续性的炎症,甚至加速癌症的发展。

   不仅癌症的发生和饮食有关,2021年4月一项对15项荟萃分析400万人的回顾发现,促炎饮食可增加27种慢病风险和早死风险。研究者发现,有力证据表明促炎饮食与心脏病发作、过早死亡、肠癌、胰腺癌、呼吸道癌和口腔癌等癌症以及抑郁症相关。

什么是促炎饮食?

 促炎饮食:就是长期吃可能增加人体炎症水平的食物;

 抗炎饮食:就是有助于降低炎症水平的食物。

促炎食物有5种,要少吃

1、酒

2、加工肉、红肉

3、油炸食物

4、反式脂肪酸

5、精制碳水化合物

   炎症是一把双刃剑,想要改变身体的炎症环境,光靠改变饮食还不够,还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,比如多喝水、勤运动、平心态、保睡眠、重防护等尽量多吃“抗炎” 食物

1、果蔬

   果蔬富含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C、β胡萝卜素、多酚等,它们大部分都是抗氧化的好帮手,也有助于减轻身体的炎症反应。

2.、全谷物

   全谷物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可与致癌物结合,吸收杂环胺类物质,改善肠道上皮组织增生,保持肠道上皮细胞完整性。有助于降低某些炎症细胞因子水平。

   目前较为公认的全谷物有小麦、大麦、水稻、燕麦、黑麦、玉米、高粱、小米。

3.、鱼类

   平时可以经常吃一些鱼,如鲑鱼、沙丁鱼和鲭鱼,这些鱼类富含抗炎的omega-3脂肪酸。

4、茶

   茶中的茶多酚含量丰富,也是一类抗氧化、帮助抗炎的物质。

5、一些调味品

   咖喱、生姜、大蒜、辣椒、肉桂、迷迭香和百里香等。

摘录自《1医学频道


新闻中心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