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


服务热线

58332327

您当前的位置:
我的胡萝卜情结
来源: | 作者:徐汇区癌症康复俱乐部 朱蓓芬 | 发布时间: 2022-07-07 | 59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居家抗疫期间社区发放的保供蔬菜中有不少胡萝卜。望着那黄橙橙、硕硕壮壮的胡萝卜,我的思绪被牵到那遥远的年代。

五十多年前,我在安徽淮北插队,农民经常讲起经历过的三年自然灾害。那年的大饥荒,老百姓遭了不少罪,而我们村幸亏有个好生产队长减轻了损失。那年他似乎预感到了什么,他叫社员在沟渠边、道路旁的角角落落都种上了胡萝卜。那年月实行的是计划经济,地里种什么得由上面计划决定,生产队不得违反。为此,队长被叫到公社,在干部大会上作检讨。好在他没有动用耕地种胡萝卜,后来此事也不了了之了。

胡萝卜命硬,生命力强,对土壤要求不高,生长期短,产量也较高。幸亏有了这些胡萝卜,我们的村民才躲过了大饥荒。从此以后,村里养成习惯,每年都在计划外的荒地里种上胡萝卜,丰年当菜,荒年当粮。老队长也在每次选举时,高票连任,一直到病逝。乡亲们忘不了他的恩德。

78年返城回到上海后,随着时代发展,生活质量不断提高。上海人大多不甚喜欢胡萝卜,总觉得它的味道不怎么样,家里也很少见它的倩影。回到上海,我也经历了不少工作岗位,但无论在哪里,胡萝卜的故事时常在心头萦绕,它似乎时常在提醒我该怎么做,该做什么……。现在胡萝卜又端上了餐桌,又显现出它独特的优势:耐储藏、易配菜、高营养,据说还护肺呢!哦,胡萝卜,遇难呈祥的胡萝卜……

 

 

 


新闻中心

评论